
作为大屯锡矿“效益中心”,选矿车间以“三抓三促”搭建思想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三个平台”,以千磨万击不失锡铜本色的定力勇当选矿先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今年4月,荣获云南省“工人先锋号”。
抓思想促引领,搭建思想文化平台
车间始终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专题大学习、党课大讲授、党员大培训、支部大宣讲,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勇于担当作为、圆满完成任务的实际行动。党纪学习教育扎实开展,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成为全体党员的自觉行为准则。
打造“一室多用、设施共有、资源共享、服务一体”的“党工团”活动室,开设安全、生产、技术“小课堂”,建设“匠星大道”,手绘“锡强有我”文化墙,党建引领作用持续强化,辐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不断增强。
抓项目促转化,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车间深化“揭榜挂帅”机制,实施“组织+创新+激励”三位一体融入体系,充分发挥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苏云霞,省技术状元余欢、优秀技术能手段思佳,省党代会代表、工会会员代表李英等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基础管理及选矿工艺优化攻关,通过立项目、定指标、压担子,实行攻关项目认领。

2023年,实施“300吨/日精选实收率提升攻关”项目,合格锡作业回收率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创效约1000万元。2024年,创新应用“弱磁预选-强磁粗选-弱磁精选”硫精矿降砷工艺,填补了国内同行业磁选工艺技术空白,磁选硫精矿新增产值3000万余元;实施“氧化矿系统抛废量提升”项目,不断完善细粒级抛废关键工艺参数,加强光电分选机维护保养,氧化矿抛出废石15.63万吨,同比提高43%。
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步伐同步加快。为解决高效综合回收铜锡金属的选矿难题,车间持续加大原矿预选抛废技术应用研发投入。经过多次探索性试验,2023年,“一种铜锡共生硫化矿预选分级选矿方法”、“一种含锡氧化脉矿预选抛废方法”两项发明专利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项目的应用开辟了国内低品位矿产资源预选抛废提升矿石品质新途径,对有色金属贫矿石的开发,减少尾矿固废堆存、延长矿山寿命和提高国内可利用铜锡矿产资源量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应用前景。
抓培养促提升,搭建人才培育平台

车间以深入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点”建设为契机,深入实施“5521”产改工作举措,以“带”为关键、“建”为根本、“促”为重点,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采取联合交流教学、师带徒、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方式搭建展现技能舞台,持续培养技能人才,促进建功立业。
畅通产业工人职业发展通道,探索员工任职、转岗、提升实践新路径,推动在关键岗位培养使用高技能人才,贯通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的成长通道。拓宽产业工人发展空间,深化“培养—输送”工作。现有选矿高级工程师10人、高级技师17人、技师49人,4人荣获各级劳模称号,实现了工匠梯队式发展、劳模层级式涌现。
面对车间退休人员大量增加,新增补人员及操作技能不足等突出矛盾,聚焦深化组织机构变革,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通过科技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积极推进“智能化选厂”建设和岗位职工整体综合素质提升,降低劳动强度,稳定工艺流程。切实把深化改革进行到底,通过岗位合并、人员优化等措施,促进生产组织协调与技术管控,均衡高效满负荷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大屯锡矿选矿车间将继续以坚定的信念、创新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向着更高目标迈进,在建设“两个全球最优”世界一流新云锡的征程上再立新功。
责编:王智
审核:李沛
